1.物流配送质量低
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准确率低,约为80%,离发达国家的90%还有很大差距。之所以低于发达国家,主要是因为配送信息网络密集程度不够,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网络终端主要是大型企业使用单位,远没有连接到千家万户。另外我国电子商务配送的安全性低,货损率高,配送不及时。这里面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包括包装不当、物流设施落后,物流配送管理存在缺陷,各个配送环节脱节,根本谈不上“无缝连接”主观原因是我们的电子商务企业以及配送企业的客户服务意识不够。
2.物流配送成本高
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零售业的优势就是价格,大部分消费者都是被电子商务的折扣价吸引,进而网络购物。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必须实行经济配送,一方面要尽可能降低配送成本,使网络购物总成本低于店面购物的成本,减轻消费者的负担另一方面要使配送发生增值。经济配送要考虑到配送成本与配送服务之间的二律背反问题,不应一味只考虑降低成本,而影响了配送的服务质量。可以针对不同目的的消费者给予不同费用的配送方法来选择,以保证配送服务的水平。因此经济配送需要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来针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实际情况设计专业方案。
我国当前的电子商务,消费者所购商品的费用还远没有达到国外的水平,而配送增值更是问题。配送质量不能提高,配送成本不能降低,何以增值配送增值可以在配送过程中通过流通加工与包装作业提高商品价值来实现,如根据用户的要求对商品进行包装、配置卡片,根据企业要求对商品粘贴中文标签等,还有配送咨询、配送教育与培训等。这种新价值的开发需要专业的物流服务和配送商,显然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本身还不具这样的条件。不能实行经济配送挫伤了消费者和经营者双方的积极性,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什么不能实行经济配送呢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电子商务同物流配送企业之间,商务企业之间,配送企业之间,是一种相互分离的、相互竞争的关系,他们之间的业务合作少于利益竞争,不能实现任意货物从配送起点到配送终点的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无法有效降低配送成本与提高配送效益。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亿人民币。而难以掩盖的事实是,从1998年到2005年近七年的时间,占中国全体企业总数的99%多2300万中小企业中,只3万有的企业在电子商务交易中获利。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而物流配送最为突出,而且问题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不能满足消费者质量、成本要求是问题的直接表现供应能力不够是深层表现,也是不能满足配送质量与成本需求的直接原因管理制约以及发展水平与资金条件是配送能力不足的直接原因,也是不能满足配送质量与成本需求的根本原因。
3.物流配送便利性差
我国目前的电子商务物流存在取货难、查询难、退货难的问题。令消费者取货满意有两种方式,一是将货物发送到指定地点,如连锁店等场所,由用户自取,如日本就是将便利店、站前商店等列为收货场所。二是将货物发送到用户邮箱或所在单位与家庭,它是消费者最方便的取货方式,也是发达国家一般采取的方式。而我国的电子商务一般都是在指定地点交货,并且还作了一定限制。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货物查询系统,出库之后只能查到“货己发出”的信息,到哪何时收到无从得知。而在美国,发出的每一单货都可以通过网络让客户知道确切的信息,大型的配送企业都应具有这样的功能。另外退货难是我国大多数电子商务共同的问题,如果要退货,只能通过邮寄,或自己送到相应的配送中心,而不是有人上门收集。采用邮寄的方式,货物在途中损坏责任难以分清而自己送到配送中心用户感到非常麻烦又很不经济,消费者多有怨言,影响了电子商务企业的业务和形象。
4.资源浪费严重
电子商务中B2C、C2C的一大特点是“散”,是商品和消费者分散,而的商家也是分散的。一般来说商品都是一件一件的寄出,即使是小批量,一般也寄往不同的目的地,所以在商品的包装和运输资源上存在巨大的浪费。而且不论公司自营配送或是选择快递公司配送,当天只收到不多的几单生意,必然会考虑延期发货以等待更多的货源,造成到货时间的滞后。如果出于信誉及时发货则会造成成本的上升,而这些成本将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因此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与电子商务成本低廉的优点也相背离。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模式选择的必要性电子商务物流作为一种现代物流模式,其管理水平必须实行科学化和现代化,运作水平必须实行信息化和自动化。只有通过建立合理的科学管理制度,及相应的物流供应链系统,才能为高质量、低成本的电子商务配送提供保证。点到配送终点的资源整合与流程优化,无法有效降低配送成本与提高配送效益。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亿人民币。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而物流配送最为突出,而且问题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不能满足消费者质量、成本要求是问题的直接表现供应能力不够是深层表现,也是不能满足配送质量与成本需求的直接原因管理制约以及发展水平与资金条件是配送能力不足的直接原因,也是不能满足配送质量与成本需求的根本原因。